【聚焦】全球科学家的“热土”
聚焦解码怀柔科学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
联系方式
18914047603(微信号)

【聚焦】全球科学家的“热土”


图片

聚焦·解码怀柔科学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怀柔科学城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怀柔科学城布局了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及科技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正全力构建世界级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如今,怀柔科学城从建设与运行并重阶段,进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聚人气、聚科研气”已形成良好态势。


本期《聚焦》,我们共同关注。


——策划:本刊编辑部


全球科学家的“热土”


本刊记者 杨晓冬


“怀柔”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及河峤岳。”怀,来也;柔,安也。意思是不仅要吸引各路神仙,还要善待他们,让他们安心留下,同时也要爱护自然美景。


1200多年前,唐朝设置怀柔县,“怀柔”开始作为地名出现。而千年之后,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怀柔科学城正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魄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吸引着全球的战略科学家、顶尖科技人才和青年杰出人才汇聚到这片沃土。


图片

科学城地标


截至2023年底,怀柔科学城科研人员已达2.3万人,其中包括2名菲尔兹奖得主、28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77名两院院士、21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怀柔科学城人气、科研气越来越旺盛,逐渐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承载地、国际一流基础科学和原始创新人才汇聚地。


图片

人才跃升


2月23日,北京市为15位外籍人士颁发了“长城友谊奖”,国际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研究员塞尔吉奥·切科蒂获得了这项殊荣。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坐落在蜿蜒起伏的河防口长城脚下、怀柔科学城内一个透着浓浓工业风的科技园区内,由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牵头筹建并担任首任院长。


切科蒂2022年全职加入这家新型研发机构担任研究员后,本以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很难。但让切科蒂兴奋的是,他竟然在科学城内偶遇了大学时期的一位科学家朋友。切科蒂说,异国相聚的奇妙缘分,恰恰说明怀柔科学城对全世界科学家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强,这里正成为科学家们的“热土”。


随着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研究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加速集聚,怀柔科学城实现了“人才跃升”,初步显现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里,集聚了顶尖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


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怀柔科学城汇聚了77位两院院士在内的战略科学家、顶尖科学家和顶尖科研团队。


怀柔实验室成立后,到2023年底,科研人员已超过1000名;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则组建了17个方向的科研团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集聚,目前有130余名全职科研人员,其中外籍科研人员43人,占比约33%;王中林院士领衔的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集聚了34个PI团队,科研人员近700人;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将整建制迁入科学城。


在这里,集聚了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目前,怀柔实验室面向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新技术、绿色氢能与储能、能源数字融合技术、多元用能协同互动等10大方向,正在面向全球招募“杨雁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相应方向领军科学家带领下参与团队攻关。


截至2023年底,有20家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入驻怀柔,其中包括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力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汇聚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图片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在这里,集聚了大量自主培养的创新型人才——


怀柔实验室在开展科技攻关的同时,还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计划,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共同培养能源领域顶尖、优秀科研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在校师生1.5万余人。


图片

科学家的家园


“怀柔科学城不仅给了我们富足的科研场地和条件,让我们搭建了多年梦寐以求的设备,还从人文和居住条件等辅助设施,给我们全力支持,让我们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全力从事科研工作。怀柔空气好,风景好,在科学城里就能眺望燕山、长城,这样舒适的环境,能让人静下心来做研究工作,我希望更多的科研人能到这里开启科研梦想。”


沈洁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她来到怀柔科学城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杰出青年人才项目。


为了让科研人才安心留下,并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怀柔科学城不断完善住房、交通、娱乐、休闲、商业等基础配套,通过构建活力迸发、绿色生态、智慧人文、韧性安全的未来创新城市,打造科学家的“一生之城”。


在怀柔科学城起步区,是如火如荼正在建设的城市客厅项目,这里融合了科技研发、科技服务、文化与商业配套、高端酒店与公寓、研究型学院5大功能,将被打造成国内外科学家的国际化公共服务中心、怀柔科学城的对外展示样板、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活力中心。建成后,将为周边科研院所和创新主体提供国际化、高品质的配套服务。


考虑到不同人群住房需求,怀柔科学城在青山绿水间为科学家们打造了温馨家园,构建了“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发展承载力。


为了满足科研人员迫切的居住需求,怀柔科学城打造了凯利特公寓。工业风的外观、干净敞亮的房间、设施齐全的健身房、烟火气十足的共享厨房……这里成为怀柔科学城“聚人气、聚科研气”的启动点。公寓面向在怀柔科学城工作的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与科创企业员工提供1个月到3年不等的租房服务,并给予租金补贴。同时配备多名双语管家,从入住接待、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公共交通、文化交流等日常生活方面提供帮助,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工作。


雁栖国际人才社区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完善怀柔科学城公共服务配套供给,引进国际高端人才筑巢引凤的重点项目,将为世界各地到怀柔科学城的科研人才提供长期或短期租住、商业、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优质配套服务。截至2023 年底,入住该社区的科研人员超过500名,社区不仅配套了药店、健身房、游泳馆,还提供多功能厅、屋顶花园、社区图书馆、社区画廊等优质交流空间。


怀柔科学城还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雁栖小镇等销售型人才社区,在这里布局高端住宅、配套酒店、社区中心、办公和商业配套,引进国际学校、专业医疗中心,建设小型剧场、剧院、博物馆、书店等文化设施。既可以为战略科学家提供顶级人才标准的服务,同时也能满足科学家、科研人员、当地群众等特定社群多元化需求。


一些村集体还通过改造原有建筑、盘活村内闲置资源,打造科学家公寓、科学家小院和科学家工作室,服务科学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为加强人才阵地建设,怀柔科学城在城市客厅A地块活力环打造了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这是北京市科协在全市挂牌的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实体化平台,将依托院士专家智力资源,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在科学城创新小镇、长城海纳加速器、金隅兴发科技园以及雁栖国际社区设立4家雁栖人才驿站,通过赋予驿站政治引领、信息共享、创业培育、生活服务等功能,建设拴心留人的“人才之家”。


与此同时,怀柔科学城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搭建科技交流交往平台,构建高水平人才开放合作网络。举办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吸引10余位诺奖级科学家、800余位中外知名科学家齐聚怀柔,促进了科学城品牌影响力和人才吸引力双提升;怀柔实验室雁栖能源论坛、世界大学校长论坛、雁栖人才论坛等50余场科技人才交流活动,成为吸引人才的“金名片”。依托在怀高校、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特色活动,打造创新型企业和科创人才聚集地。


图片

世界级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规律看,其演进将经历起步建设、快速发展和成熟稳定三个阶段。经过6年发展,怀柔科学城实现了要素、人才、能力、开放、品牌“五个跃升”,已经进入全面运行的新阶段。


新的历史阶段,怀柔科学城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构建世界级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打造科学特区。


2023年7月,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怀柔科技创新基地正式启用。总院首席专家、总工程师杜兵说,将来还要把京外的前沿技术机构都搬到怀柔,因为在这里能遇见更优秀的同行,更有利于形成工程技术人才集聚的磁吸效应,取得创新突破。


聚焦产业生态突破,怀柔科学城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群的同时,还培育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与基础研究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布局。


聚焦创新动能突破,怀柔科学城把建设过程作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制定《关于精准支持怀柔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措施》。规划建设了创新小镇、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金隅兴发产业科教产业园等园区,引入头部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共享实验室运营平台,实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三方的专家、实验室人才、实验资源共享利用,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定制化研发、检测服务。规划建设了怀柔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国家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基地等园区。


怀柔科学城,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果。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产出重要科研成果200余项、形成重大发明专利263项——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加速第一束电子束,跨入世界前列;依托综合极端条件装置建设成功自主研发了无液氦稀释制冷机,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北京大学多模态成像团队成功研制“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布局。按照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政策部署,以三城一区为主阵地,北京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出台了系列人才举措支持科学城建设。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一体布局, 北京市出台了支持国家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为国家实验室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今后,为支持怀柔打造重点产业,将继续加大对科技服务高端科学仪器装备和传感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等产业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助力怀柔打造中国创新、服务世界的高端科学仪器生产示范区。


1月25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颁布,这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向性、基础性、综合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规。其中,再次强调了怀柔科学城的战略定位,并对促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及培养等创新全链条做出规定。


怀柔也出台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支持科学城建设。建立了区委常委“一对一”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同时落实中关村人才政策先行先试改革任务,实施“雁栖计划”。


随着怀柔科学城越来越多科研平台投用或试运行,如何激励这些平台更好地运行?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印发了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交叉研究平台运行经费支持实施细则。根据细则,以各交叉研究平台总投资10%作为年运行经费测算基准,五年内依据相应比例每年由市财政资金给予支持。推进交叉研究平台高效运行、开放共享。


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科研生涯起步期往往面临着科研资金紧缺的突出问题。对此,怀柔科委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推动形成市区两级成梯度、成体系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模式,为怀柔科学城企业科研人员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2023年11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怀柔创新联合基金发布,该基金将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怀柔区政府共同出资,首期合作期为5年,全市企业科研人员都可以申报,对服务于怀柔科技设施平台和重点产业的企业科研人员优先开展支持,并择优支持优秀青年科研人员。


聚焦为卓越青年人才初创团队提供支持,怀柔科学城还实施了“苗圃计划”培育行动,围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等重点硬科技产业领域,持续挖掘、跟踪、孵化、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初创团队和科研团队,将通过空间保障、政策支持、基金引导、创业辅导等多种形式推动其转化落地。截至目前,苗圃种子库项目已储备389个优质孵化项目,其中145个项目已在怀柔转化落地。


怀柔科学城,正以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依托,以汇聚国内外一流的创新人才为支撑,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不懈奋斗。